欧盟能源日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 (COP26) 的欧盟馆举办。 它提供了一系列高级别会议,将突出欧盟在能源转型和参与全球绿色复苏和公正转型方面的领导地位。 每场会议都将允许政策制定者、首席执行官和民间社会领导人讨论推进《巴黎协定》目标的全球倡议。

欧盟始终致力于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凭借其设定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和能效目标以及对其能源系统脱碳的长期承诺,欧盟制定了一整套雄心勃勃且综合全面的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措施为其他国家制定和实施能源转型战略提供了启发和参照。

自2016年以来,欧盟委员会每年都会组织欧盟能源日系列活动,以展示欧盟在推广清洁能源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即将推出的各项举措,旨在与国际合作伙伴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为企业、创新者和投资者提供交流的机会。

在当下正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欧盟联合国际能源署(IEA)以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于11月5日共同举办了欧盟能源日边会活动,邀请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和民间团体的领导人就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倡议和相关举措展开讨论,旨在彰显欧盟在能源转型、参与全球绿色复苏和公正转型方面的引领作用,分享最佳实践。

中国与欧盟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相同的挑战,为此,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CECP)特别组织策划了此次欧盟能源日的直播活动,以同传的方式全程在线直播了地球另一端格拉斯哥会场举行的欧盟能源日各场高级别会议。来自国家能源局的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在线下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欧盟驻华代表团气候行动与能源参赞傅维恩(Octavian Stamate)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欧盟能源日直播活动将使中国加深对欧盟能源领域最新政策的了解,并有助于同中国等国际合作伙伴在探索有效应对未来转型挑战方面激发新的灵感。当天的会议聚焦公正转型、海上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煤电退出、甲烷减排等热议话题,为各方提供了一场思想交流碰撞的盛宴。

 

 

 

确保以人为本的公正转型

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会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这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但与此同时,化石燃料的退出将使相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深受影响。全球各国和地区的起点不同,要实现公正转型,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确保转型过程中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社会和经济发展,让能源系统变革的成本得以公平分配,让转型带来的收益惠及所有人,并对弱势群体给予充分保护。

 

国际能源署署长Fatih Birol在发言中表示,我们未来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全新的能源经济面貌,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市场都没有区别。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必定充满坎坷,缓解退煤的影响、新旧就业岗位的更迭、氢能经济的构建及其影响等等,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对策,通过调整政策来抵消能源转型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为此,IEA在今年10月发布了《全球以人为本清洁能源转型委员建议报告》,在借鉴全球各地最佳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12条建议,从就业、社会包容性、吸纳民众参与能源转型等多个角度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公正转型问题上,欧洲一直走在全球前列。欧盟承诺到2030年减排55%,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在发言中表示,能源转型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对发展思路进行彻底的革新。

各国家和地区的现实情况各不相同,一些人群将面临比其他人更大的挑战,特别是那些长期依赖于化石能源的群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确保社会的公正转型,不让任何人掉队。为此,欧盟把公正转型作为其能源和气候核心战略——欧洲绿色协议的关键支柱,并将新冠疫情后的复苏计划视为投资于一个更具韧性且气候友好型经济的绝佳机会。

据Simson介绍,在确保公正转型方面,欧盟计划投资超过600亿欧元的复苏资金用于房屋翻新改造;还将大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交通;通过“公正转型机制”动员多达750亿欧元的资金,来帮助那些深受煤炭退出和产业转型影响的地区。此外,欧盟还提出成立一个新的类似规模的社会气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利用未来从家庭供暖和道路运输碳定价方面获得的额外收入,来帮助那些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人群。在退煤方面,欧盟提出了多项针对煤炭地区的倡议,积极为煤炭地区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欧盟始终致力于与国际合作伙伴分享经验,积极参与由IEA牵头的全球以人为本的清洁能源转型委员会的相关工作。目前正在与德国合作,计划为印尼和南非等主要合作伙伴国家的脱碳转型提供援助。就在几天前,欧盟与德、法、英、美和南非一起,共同宣布建立长期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以支持南非逐步摆脱煤炭,加速其脱碳进程。

全球其他国家也在为公正转型做出相应部署,化石能源行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据加拿大新任能源部长Jonathan Wilkinson介绍,加拿大的公正转型重点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的多元化,二是煤炭产业的转型。加拿大每年将拨款2亿美元用于受清洁转型影响的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促进再就业。丹麦也在积极为传统的油气行业探索新的出路,由于其宣布将停止北海的油气勘探,政府正在与行业工会进行合作,以帮助相关从业者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智利日前刚刚宣布将在2040年淘汰煤电,而目前煤炭仍旧占据其40%的能源供应。作为一个矿产资源大国,矿业将是其公正转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一环。

对于南非、印度、印尼、塞内加尔等这样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转型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要在保障发展的同时进行能源转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因此迫切需要来自欧盟、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和支持。在远景能源集团CEO张雷看来,能源转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佳机会,既有助于尽快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现代绿色产业。他举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例子,这个城市的经济几乎全都建立在煤相关产业上,贡献了中国16%的煤炭产量。但另一方面,这里风光等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由于地处偏僻,电力送出受限,但配合电池储能等技术,通过和一些大型汽车企业、碳纤维行业合作,可以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从而有效解决了能源转型带来的产业转型难题,为煤矿工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充分挖掘海上可再生能源潜力

要有效遏制气候变化,我们未来的能源系统将不可避免地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并以绿色氢能以及可持续生物质能作为辅助。

由于全球4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发展海上可再生能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沿海大型城市的用能需求。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测算,海上可再生能源的潜力足以满足当前近20倍的全球用电需求。

IRNEA总干事Francesco de Lacamera在发言中分享了该机构关于海上可再生能源的相关研究成果。据IRENA预测,想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达成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全球需要安装200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以及300GW的海洋能装机容量,这意味着需要加快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然而,目前各类海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仍不平衡,潮汐能的利用虽日趋成熟,但装机容量仍然较低,而波浪能等其他技术成熟度则相对更低,且成本高昂。值得庆幸的是,2010-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平准化发电成本下降了48%,仅过去一年就下降了9%,这种加速下降的趋势预计还将持续。

欧盟一直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行者。今年7月,欧盟公布了“Fit for 55”一整套雄心勃勃的立法提案,根据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欧盟将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目标从32%提高到至少40%。

由于欧洲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其在发展海上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海上风电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潜力,欧盟委员会在一年前发布了一项专门针对海上可再生能源的战略,计划到2050年建设30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以及40GW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如波浪、潮汐能和浮式太阳能。

來源: EU Offshore Energy Strategy

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认为,要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战略,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重点考量,比如建设跨越国界的强大的海上和陆上电网,以及简化海上项目的审批许可程序,这已经成为阻碍海上可再生能源项目部署的巨大瓶颈。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规划、准备和许可环节所花费的时间通常是实际建造用时的四倍。这样的进度显然不利于净零目标的达成,因此需要扩大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合作,以加速这一进程。

构建氢能经济促进海上风电和绿氢的协同发展

除了直接利用海上风电,绿氢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因为其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场景下的用能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通过电气化来实现减排的领域,比如航空和道路运输,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等。此外,发展海上绿色氢能还有助于石化领域的绿色转型,比如退役的海上油气平台在经过改造后可以重新用于氢能的生产。据IRENA预测,到2030年左右绿色氢能的成本竞争力将得到充分显现,到2050年,30%的海上风电将用来生产绿色氢能,而绿氢部署届时将为全球贡献10%的减排量。

海上风能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可再生能源,这正是电解槽生产绿色氢能的理想来源。据Simson介绍,欧盟已将可再生氢能列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事项,计划到2024年用于制氢的电解槽装机容量达到6GW,到2030年达到40GW。届时,绿氢的成本价格有望能与化石燃料氢能竞争。

 

來源:EU Hydrogen Strategy

 

港口对于海上风电和绿氢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港口附近的工业基地往往是氢能的主要消耗者,而港口地区既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维护的天然关口,又是海上风电输送和氢能的着陆点,同样也是氢能等绿色燃料的物流中心。因此在港口建造电解槽利用海上风电制氢,可以为港口附近的工业活动提供充足的绿色电力和氢能,从而形成绿色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循环,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绿色燃料生态系统,并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荷兰Clean Path Initiative机构主席Dorine Bosman女士介绍,阿姆斯特丹港从事海上风电相关的企业多达百余家,它们熟悉海上的各个行业,拥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在参与海上风电和氢能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践中,阿姆斯特丹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确保从业人员技能能够满足商业需求。此外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阿姆斯特丹逐渐建立起了绿色氢能产业集群,计划以完善的配套服务扩大氢能的进出口贸易。

在海上风电和绿氢协同发展方面,西班牙的巴斯克自治区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据该区经济发展部部长Arantxa Tapia Oraegi女士介绍,巴斯克地区拥有海上风电的完整产业链,涵盖开发、运行、维护各个环节,当地企业的足迹几乎覆盖了全球大多数的海上风电项目。在浮式海上风电基座方面,该地区还建立了从材料到组件乃至整套设备的100%海上风电真实环境的测试平台。凭借海上风电的技术和产业集群优势,巴斯克还正在实施氢能走廊战略,通过广泛的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合作,创建一个覆盖生产、输配及消费各环节的绿氢生态系统。

利用数据驱动甲烷减排

甲烷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在会议上强调,甲烷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甲烷减排进程是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变暖唯一最有效的战略,也是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仅存的“唾手可得的成果”。由于化石燃料行业占了人造甲烷排放量的三分之一,随着能源系统脱碳的深入推进,化石燃料行业具备很大的减排潜力。

11月2日,欧盟、美国和合作伙伴正式启动了“全球甲烷承诺”(Global Methane Pledge),这是一项旨在减少甲烷排放的全球性倡议,力图将全球温升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目前,占全球经济总量70%的100多个国家已经签署了这项承诺,覆盖了近一半的全球甲烷排放量。

要实现甲烷减排目标,需要足够精准的数据,然而目前很难获得。在前不久举行的G20峰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欧盟的支持下启动了国际甲烷排放观测站(IMEO)项目,这是一项以数据驱动、注重行动的倡议,旨在监测全球甲烷承诺签约各国所做承诺的达成情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Inger Andersen在她的演讲中强调了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表示将以数据作为一面镜子,敦促各国政府将承诺切实转化为实际的减排行动,以确保低碳未来。

圖片來源:UNEP

联合国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高级咨询小组(SAP)成员Ilse Aben在会上报告了甲烷卫星遥感的研究前景,并强调应关注超级排放者的减排进程,这是实现甲烷减排“唾手可得的成果”的重要一步;此外还应将观测和减排工作扩展到其他应用领域。

欧盟在促进甲烷减排方面制定了一套协同一致的战略,涵盖能源、农业和废弃物等各个相关部门。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委员,欧洲甲烷战略起草人之一Maria Spyraki在会议上表示,欧盟甲烷减排的战略蓝图已经公布,下一步需要在区域、国家和企业等不同层面制定详细的立法措施。而未来可能存在的挑战包括数据收集、优化提取和发布。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将有助于形成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企业以最合理的方式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支撑。

能源契约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合作共赢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是全球各国要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对任何国家都不例外,因此,深化这一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对于各国来说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在2021年9月举行能源问题高级别对话之前,联合国能源机制发起了能源契约倡议,旨在凝聚共识,加快全球行动,以确保国际社会走上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7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正确轨道。

來源:UN Energy Compacts

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在会上表示,欧盟意识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其对最脆弱国家负有责任,因此不仅要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欧洲大陆的气候中和,还要力求与全世界分享自身经验,支持各国培育清洁能源模式,实现公正和包容的能源转型。

为此,欧盟提出了三项能源契约作为欧盟承诺为全球转型努力提供支持的重要标志:一是将与国际能源署IEA合作,为主要伙伴国家制定到2050年的零碳能源路线图;二是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合作,为非洲、东南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编制区域能源转型展望;三是与丹麦、德国、IRENA和其他合作伙伴达成的绿氢契约目录(Green Hydrogen Compact Catalogue)项目。这些承诺将是欧盟开展全球气候与能源合作的重要落脚点,支持全球朝着零碳未来共同迈进。

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CEO、秘书长特别代表Damilola Ogunbiyi也充分肯定了欧盟在缓解气候变化问题上于世界范围内提供技术和金融支持的强大引领作用。Enel SpA欧洲负责人Simone Mori在参与小组讨论时指出,在欧盟及国际社会支持欠发达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目标方面,通常并不是从煤炭向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转型问题,而是帮助其发展可再生能源以满足最基本的能源需求问题。这不单纯在于技术层面,更是在于如何帮助其获得投资和为降低风险创造条件。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搭建各类合作平台,将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基于全球最佳实践经验的共同框架,以支持投资,降低风险,共同加快推进转型步伐。

在支持中国能源转型方面,由欧盟对外政策工具资助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CECP)项目始终积极致力于加强中国和欧盟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欧在能源政策、能源部门改革、能源监管和市场等方面开展对话沟通,助力合作共赢。该平台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欧盟能源总司牵头,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是为落实《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关于落实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而启动的旗舰项目。今年10月4日,ECECP为期三年的第一阶段项目已经圆满结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中欧双方联合发布了关于电力市场、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建设三份重量级报告,为增进双方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的理解互信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项目二期阶段,ECECP还将就电网规划模型、能效融资、产品能效政策、创新能源解决方案孵化等议题编制多份合作报告,为中欧双方共同探索能源转型中的机遇和挑战贡献智慧,继续为双方能源行业搭建合作桥梁。

文 / 赤洁乔、Helena Uhde